本次“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包括理論學習宣講、文明成果展示、醫療健康服務、特色產品展銷,以及文藝文化、科普實踐服務活動等。
文采會期間,線上“抖in灣區文采會”入駐商家積累達到482家企業,其中非遺商家入駐超過100家。非遺墟市線上線下3天營業額超30萬元。
從2018年開創廣東首個地方性的文采會,到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東莞)采購會,四年來,文采會的規格規模不斷提升,品質內涵不斷豐富,成為近年來東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不斷升級的精彩縮影。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文采會已列為全國重點區域文采會,與長三角地區、西南地區文采會等共同構成全國主要區域文采會,在全國業界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文采會也被列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作為重點展會予以支持。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監督管理處處長朱春雷高度評價本屆文采會,認為本屆文采會的舉辦成效對比往屆有了質的飛躍,供給主體更加豐富,各主體、群眾參與度高,人氣旺。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認為這次粵港澳大灣區“文采會”不僅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供需對接的平台,為社會力量全鏈條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開辟了渠道,而且還通過全民藝術普及現場展演、公共文化服務場景體驗、舉辦非遺墟市和“購物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辦成了廣大市民的“嘉年華”,成為展會利民、文化惠民的生動實踐。
廣東非遺夢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一直關注非遺項目的發展,全力配合和落實非遺落地轉換等大政方針。
非遺夢模式以非遺課程、非遺DIY包、工具包及非遺文創為主,以“產教融合”和“文旅融合”為發展導向。記者鍾圓圓攝活動最後,主辦方在鳳會村舉行了2022年“春暖花開文昌行網絡大v炫僑鄉”沙龍活動,網絡大V“不覺曉說海南”“島遊阿韜”“老楊會客廳”、海外傳播官代表芭蓮娜等結合自身情況,暢談僑鄉之行的收獲,不少人與文昌都有著不解之緣。
“我學會的第一句海南話就是文昌朋友教我的。”網絡旅遊大V“不覺曉”已經刊發了160多條作品,有20餘條作品與文昌有關,她表示,在創作過程中,華僑的故事感動和鼓舞著她,今後,她也將持續關注僑鄉文化,講好僑鄉故事,希望更多內容創作者聚焦僑鄉,展現僑鄉變化。
大V阿韜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從2019年至今已經走訪了70多個古村落,走進文昌的古村落,還能看到保存百年的曆史遺跡,華僑的故事也依舊鮮活。阿韜將這些體會分享出來,希望自媒體創作者不忘初心,不忘創作根基,傳播海南好聲音。
(作者:梅河口外圍招聘)